發表文章

咖啡杯、隨行杯、保溫杯的清潔除臭

 對於常常在喝飲料的人來說,常常會製造很多拋棄式杯子的垃圾,為了環保,其實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保溫杯、隨行杯來代替一次性杯子。但這些可重複使用的杯子越用越久,就會開始出現異味。  杯子裡面氣味的來源分成兩大類,飲料原本含有物質的氣味、還有杯中細菌滋生產生的味道。以下各自說明 去除細菌的方式,除了使用滾水可以真的殺菌之外,其他的清潔方法都只能減少杯子上面的細菌含量, 因為常有的清潔方式都只是洗掉細菌而已,所以在杯子清潔後要自然風乾,而不是馬上放入不通風的地方,因為潮溼會增加細菌滋生。 而在清潔後,不能使用乾布擦乾得要自然風乾,因為即使是新的布,上面也是會有細菌存在,這樣反而會增加杯子上面的細菌含量。 但即使有在清洗,為什麼還是會有味道?因為當細菌開始滋生後,會開始產生滑滑的細菌膜,有了細菌膜之後就會開始變得很難清洗掉,所以杯子最好在使用完後馬上清潔,而不要 將杯子放到到隔天才清洗,因為此 時已經長了細菌膜了 ,雖然看起來是洗乾淨了,但事實上仍有細菌殘留在杯子上,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。 再來是除掉非細菌的異味  所有的除臭方法,除了使用吸收的方式(活性炭、芥末)之外,都是利用酸鹼中和的把氣味粒子轉成中性物質的方式來除味。所以其實可以在清洗乾淨後,依序使用食用醋、小蘇打來依次中和掉鹼性、酸性的氣味粒子。 以上都是上網查詢到整理好的資訊,所以也有可能有錯誤。 參考資料 https://themugglife.com/how-do-you-get-the-coffee-smell-out-of-a-mug/ https://www.amusing.pub/a/202207/269154.html https://read01.com/zh-tw/dEMNzBk.html#.YwikBHFBxPY https://www.yamab2b.com/why/4724300.html https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22/1/21/n13521232.htm

淺談在Golang上面的物件導向

圖片
 從物件導向的語言轉到Golang常常會遇到,不知道該怎麼在Golang實作類似多型和繼承的功能。這是因為Golang根本不是物件導向的語言。 在網路上會看到一些文章,寫說可以使用可以embed來模擬繼承,但事實上embed的用途應該只是用來減少重複的程式碼,增加可讀性。像在io package裡面就很明顯,如intreface ReadWriter就是用Reader和Writer 兩個interface組合起來的。  使用embed struct的方式來模擬繼承。為了要可以被抽換注入,還是得要同時implement一個interface。這樣還不如直接implement interface就好了。  在Golang,唯一類似物件導向的東西只有 interface。只要有implement interface,就可以在宣告使用這個interface的地方使用。 個人的理解,Golang把繼承的概念且分成兩個部分:embed和interface。embed struct (interface) 負責擴增fields (method); interface負責讓不同struct可以有相同的調用方式  embed struct 的功能只是單純消除struct的field的重用而已。embed interface 也是如此,單純想要減少 method 裡面重複宣告 method 的程式碼。 簡單來說,就是   想要可以抽換,用interface; 想要減少重複可以用embed的方式包裝組合

新開始,拉花記錄

圖片
 新開始,拉花記錄 等待了許久,終於等到了給意思開賣nanofomer 原本是打算跟著 小雨咖啡 開的團購,但在給意思開賣的時候,看到其實配上杯子,加個其實也沒比小雨的多多少(拉花杯我就直接看其中一個,因為也不確定是哪個),就算多了,也是感謝給意思代理了這項產品,再加上心理一直迴響著"早買早享受,不知道團購要多久之後才會結單,才會到,久直接在給意思購買了。 物超所值,和一般市面上的奶泡棒完全不同 其實一開始在facebook上面看到的時候,雖然影片畫面看起來很心動,只以為是又是那種一頁式的騙術,所以直接略過去。直到後來看到 小雨咖啡YouTube頻道 上介紹這隻,而且拍影片試用,才知道不是騙人的產品,從那個時候開始期待給意思能夠談成功代理。 沒想到給意思出貨非常快速,中午吃完午餐回公司下訂單,結果過沒多久就說已經出貨,只是因為家裡有事沒人收,所以最後是在星期四收到的。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以前都抓不到角度,至少我用大創買的奶泡棒,每次都卡在把奶泡和牛奶均勻混合,所以一直沒有成功過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用大創奶泡棒的經驗,還是愛陶樂的杯子很好用,第一次就倒得出圖案了。 尾巴那一坨是因為不想浪費牛奶,想在尾段把剩下的牛奶倒入,但鋼杯沒拉高導致的。 這隻nanofomer,覺得最厲害的一點是,他加上了螺旋槳,可以強制把上方的液體拉下來攪拌,而濾網個人認為使用來增加效率用的,整個使用過程,不用30秒非常的快速。 接下來就放上這幾天有拍下來的記錄 2021-04-16 因為還不知道收尾要直接拉高再移動 2021-04-17 同昨天,所以變得有點像是推過去的感覺 2021-04-18 首次練習搖晃,因為奶咖喝多了,所以改用牛奶撒可可粉來練習,練了幾次後的結果。 20210419 注入點歪掉,抬起時不小心也跟著向前移動了。

關於愛樂壓官方的壓法

圖片
 最近因為下單的時間點太晚了(店家每週固定兩天出貨),這周會有3天左右沒有豆子沖,所以去全聯買了之前一直想試試看的illy紅罐(之前都只看到黑罐而已)。 紅罐上面寫的是中焙,但是實際上看來,應該已經是外面買的深焙豆(上面有兩痕裂痕)了。這種烘焙度的豆子,通常都是要喝其烘焙過的味道、Body和油脂了。在試過一次沖淺中焙豆子的沖法(有調整粉水比、研磨度、水溫)後更加的確定這點。所以改用類似kono那樣拉長沖煮時間的沖法,沖起來的確是比沖酸香甜的沖法好喝滑順許多,但就是很費工。 此時突然靈光一閃,想起之前一直感到很挫折的愛樂壓,官方的沖法,淺焙中焙怎麼沖,都是前中段的味道而已,因此拿起來試試看,而且因為愛樂壓有加一點程度的壓力上去,所以可以萃取較多的油脂。 在試了幾次後,得到了不錯的結果,且自認為大概理解這個工具設計的巧思了。由研磨度來切入,當研磨度到達要求後(注水後,水不會很快就流完),針筒內就變成一個穩定的浸泡空間。而當研磨度OK的情況下,官方要求的粉水比,在此時,通常都會是可以萃取到飽和濃度的情況。也就代表,粉只要細到一個程度,就不會影響到萃取了。 又因為愛樂壓的壓力,怎麼比都沒有義式那樣的大,壓力並沒辦法對於萃取有太大的影響,所以其實萃取率就只能靠粉水比來調整了。 至於淺焙中焙豆能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沖,這還沒再以這套邏輯下去思考試過。 喝深焙的,還是習慣配上牛奶一起喝。

不舒服的咖啡

 從對咖啡有所好奇開始,就發現有些地方的咖啡喝沒幾口胸口就會開始不舒服,像是悶悶,被揪住的感覺。以前一直以為是過萃,但在喝了好一陣子後發現,似乎是豆子的問題。 像是今天在某捷運站附近的咖啡廳買的拿鐵,喝起來慢好喝的,但就是喝了幾口後,胸口就開始不舒服了。可是久違的買了全聯的美式來喝,卻沒有那個感覺。然後通常會有不舒服感覺的咖啡店,好像都是比較小間的,而那種在網路上很有名的店家,好像都沒有喝到有這個感覺。所以更加的懷疑會不會是因為烘豆上的部分出了問題? 之前在mobile01上看到小豆老師在講養豆的文章,才聯想到,會不會是因為那些店家烘的豆子有些反應還沒做完就下豆了,所以一些身體比較不好的人就會開始感覺到不舒服了。 回過頭來說全聯的咖啡,說真的,在過了快一年,現在覺得不怎麼好喝了。但是感覺上是機器的問題,因為風味其實非常的飽滿,口感也很溫潤舒服,但就是有一些橡膠之類的味道。而這些味道在我用1z y3.3壓義式豆時,都是在萃出量太多時才會有的,所以應該是因為機器的參數讓豆子被過萃了,尤其又是較深的烘焙。以這樣看來,其實豆子本身是很不錯的,只是萃取上面有問題。要是有在賣美式用豆子,真的會想要買來沖沖、壓壓看。 對了,似乎一些大廠的商業豆也不會有那個不舒服的感覺。像是伯郎、illy(商業豆我只有買過這兩家的豆子)

突發奇想的攪拌法

圖片
 今天,帶著這周不小心入手的小快煮壺到公司。在出門前,突然閃過一個念頭,想再來試試看攪拌的方法,所以就順手帶了一支杯測匙出門。 到了公司,趕緊拿出傢絲來試試。主要重點就是, 1. 用煮滾的熱水 2. 悶蒸階段攪拌到咖啡泥漿有些泛白泡泡後停下。 3. 悶蒸等到泥漿表面變乾後開始下一階段的沖煮。 4. 一邊注水,一邊攪拌,然後在感覺差不多的時間點停止攪拌,並把水注到目標量。 喝起來的感覺是非常香甜的,到冷也還是有不少甜味,後面有一些程度的苦味,但因為酸甜蠻多的,所以苦味不會變得不好喝,反而支撐起一定的重量感。 覺得有些好奇,所以開始查起溶解速率相關的資料,查到了  Noyes–Whitney equation  這個等式,還有相關的說明。 \[\frac{dW}{dt}=\frac{DA(C_s-C)}{L}\] \[\begin{cases}\frac{dw}{dt}:是溶解速率\\D:溶解係數,和溶劑粘度還有溶質分子大小有關\\A:表面積\\L:溶解層厚度,好像可以藉由攪拌縮小厚度\\C_s:該溶質在該溶劑裡的飽和時的濃度\\C:此時(t)溶劑中溶質的濃度\end{cases}\] 依照這個等式來思考,固定水溫、研磨度、相同的水量和粉量, 來看各自不同物質的溶解速率,發現,攪拌和表面積造成的溶解速率變化似乎一樣,這代表著,理論上(因為表面積沒辦法一樣,且攪拌也不好控制),研磨度和攪拌可以互換產生出類似的結果。也就是說可以把對攪拌的思考,套用調整研磨度的模型上面。 再以這個方程式來看溶解速率的變化,應該可以預期,溶解速率會先快再變慢,因為已經溶解的濃度越來越高。這時才懂了 瘋狂咖啡師Amis 所說的:攪拌法重點是要高流速下才有用的原因。因為高流速,也就代表著可以讓溶劑中的溶質濃度保持在較低的程度,所以會萃的很快。 然後再來看飽和濃度,飽和濃度是溶解度除以溶劑量,而溶解度會因為溫度不同而有所變化。但是不同物質在相同溫度差下,的溶解度變化不同。 這代表這什麼? 沒辦法在不同溫度下,藉由調整其他參數,而讓各物質溶解速率變化曲線相同。講白話一點,就是不同溫度下,味道一定是不同的組合。 結論: 1. 研磨度變化的效果,和攪拌的效果類似,但攪拌隨時可以停止和開始,就像是決定要在哪邊全部加速。 2. 不同...
圖片
關於完整萃取  昨天看到vvcafe 學長的這個影片,正好解決了最近遇到的問題,也順便解釋了這段期間沖煮時遇到的特殊現象。 我遇到的問題是這樣的: 最近每次拿到新的不同家的豆子,常常會發生粉很快就沉下去底部的現象,沖出來的味道,通常都是悶悶粉粉苦苦的。雖然依照之前學到的調整方法,下去調整萃取量,總是可以調整出適當的味道。 但是有一點很奇怪的是,常常在調粗研磨度的過程中,味道常常會是慢慢變稀變淡變少苦,然後突然間就變得香氣很明亮、味道變豐富、滑順可口。不是說研磨度越粗,萃取會越少嗎?怎麼感覺反而味道變多了?當時一直以為是因為苦味太多,把酸和甜都蓋掉了,結果變成一杯悶悶的咖啡。 直到看完學長這個影片,還有回想起咖啡葉教授的 這則文章 ,一切似乎就豁然開朗了。 原來,是因為沒有思考到咖啡中的空氣。 水溫越高,粉中的空氣就越膨脹的越厲害,粉也就越容易被沖起來。 研磨度越粗,粉中含的空氣量也就越多,粉也就越容易被沖起來。 以這樣下來回顧我的沖法,好像一切都明白了。 沖法是簡單地垂直水柱(從上到下一樣粗的,不是會縮小的那種,但最近沒注意,好像都變成後者了)。然後因為是使用熱水壺倒入月兔印,所以溫度,不太能拉的太高,所以通常淺焙溫度會定在93度。這樣回顧下來,能夠調整的參數只剩下,研磨度、粉水比、斷水。 因為比較喜歡喝淺焙的,所以通常都沒有在斷水,不然會太酸。 然後粉水比通常都是固定的,除非味道太過開或擠,才會調整。 這樣整個看下來,只剩下研磨度可以調整了。 這樣再來回來思考我遇到粉太快下沉時的調整,調粗研磨度的過程,粉中的空氣量增加,導致粉的浮力增加,越來越容易翻起粉來,當達成適當翻攪程度、對的時間粉才開始沉下來的情況,萃取出來的量也就達到最好的了。 也就是說,當我感受到突然變豐富變香的時候,可能就是粉被翻攪的程度剛剛好,粉不會太快沉下去的情況,所以萃取反而比較多。 這似乎也解釋了,為什麼從上完課到現在,沖煮使用的研磨度,莫名的需要越來越粗,原本只是以為是不同店家烘焙方法不同的緣故,看來是又犯了上課時我常發生的問題,水柱太細了。因此為了讓粉被翻攪起來,研磨度自然就需要越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