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20的文章
圖片
關於完整萃取  昨天看到vvcafe 學長的這個影片,正好解決了最近遇到的問題,也順便解釋了這段期間沖煮時遇到的特殊現象。 我遇到的問題是這樣的: 最近每次拿到新的不同家的豆子,常常會發生粉很快就沉下去底部的現象,沖出來的味道,通常都是悶悶粉粉苦苦的。雖然依照之前學到的調整方法,下去調整萃取量,總是可以調整出適當的味道。 但是有一點很奇怪的是,常常在調粗研磨度的過程中,味道常常會是慢慢變稀變淡變少苦,然後突然間就變得香氣很明亮、味道變豐富、滑順可口。不是說研磨度越粗,萃取會越少嗎?怎麼感覺反而味道變多了?當時一直以為是因為苦味太多,把酸和甜都蓋掉了,結果變成一杯悶悶的咖啡。 直到看完學長這個影片,還有回想起咖啡葉教授的 這則文章 ,一切似乎就豁然開朗了。 原來,是因為沒有思考到咖啡中的空氣。 水溫越高,粉中的空氣就越膨脹的越厲害,粉也就越容易被沖起來。 研磨度越粗,粉中含的空氣量也就越多,粉也就越容易被沖起來。 以這樣下來回顧我的沖法,好像一切都明白了。 沖法是簡單地垂直水柱(從上到下一樣粗的,不是會縮小的那種,但最近沒注意,好像都變成後者了)。然後因為是使用熱水壺倒入月兔印,所以溫度,不太能拉的太高,所以通常淺焙溫度會定在93度。這樣回顧下來,能夠調整的參數只剩下,研磨度、粉水比、斷水。 因為比較喜歡喝淺焙的,所以通常都沒有在斷水,不然會太酸。 然後粉水比通常都是固定的,除非味道太過開或擠,才會調整。 這樣整個看下來,只剩下研磨度可以調整了。 這樣再來回來思考我遇到粉太快下沉時的調整,調粗研磨度的過程,粉中的空氣量增加,導致粉的浮力增加,越來越容易翻起粉來,當達成適當翻攪程度、對的時間粉才開始沉下來的情況,萃取出來的量也就達到最好的了。 也就是說,當我感受到突然變豐富變香的時候,可能就是粉被翻攪的程度剛剛好,粉不會太快沉下去的情況,所以萃取反而比較多。 這似乎也解釋了,為什麼從上完課到現在,沖煮使用的研磨度,莫名的需要越來越粗,原本只是以為是不同店家烘焙方法不同的緣故,看來是又犯了上課時我常發生的問題,水柱太細了。因此為了讓粉被翻攪起來,研磨度自然就需要越粗了。
 義式濃縮——粉水比 最近又開始拿出y3.3來沖煮了,這次重新做研究。 器材: 1Zpresso y3.3、金屬加壓粉杯 咖啡:15g 達文西的切切雷 天籟 日晒 為了要簡化,所以現在磨豆機落粉杯中用牙籤把結塊打碎,然後用小湯匙慢慢舀進去粉杯中,不填壓。 第一次 研磨度:26格 萃出:35g 觀察和感受:在壓到後面的時候,出來的都是白泡泡,並且感覺沒有粘稠感,反而很水。喝起來也如預期一樣的,苦的要命。然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問題,除了特別酸之外,還會有些喉嚨鎖住的感覺。 第二次 研磨度:26格 萃出:30g 觀察和感受:壓到最後,還是有一部分的白白creama,但是這次喝起來,苦味少很多了,但是非常的酸,覺得粉水比的齒輪可以停下了。 第三次 既然第二次感覺有點太偏酸了,然後又因為手壓且是便宜的秤,不太好控制到太細的萃出量,所以這次改研磨度。 研磨度:25格 萃出:30g 觀察和感受:酸味感覺的到比較柔和了,苦味又開始增加了,但是兌一些水後,是喝的下口的風味(偏萃取較多中後段的那種)。 此時開始懷疑,是不是這隻豆子本身酸的比例就比較高(淺焙的),所以再怎麼萃,都是無法接受的程度。 也剛好,手邊的豆子快喝完了 因此!! 到了住家附近的咖啡廳買豆子試試看。 這次買了店家的配方豆來試試看。 因為之前的經驗,較深焙的豆子,比較輕,所以先用粉杯試試看裝滿是多少,差不多是14g。 所以最後決定用14g 這次的參數如下 研磨度:26格 萃出:30g 觀察和感受:感覺因為是中深焙的豆子(老闆講的),所以壓到最後,萃出的還是有一定的濃稠度,顏色也不會白白的。然後喝起來,發現並沒有那喉嚨鎖住的感覺,然後尾韻非常的多烘焙過的苦香氣。最後試試看加上一些牛奶,那個苦香味,正好帶出牛奶的香味和甜味出來,好喝! 今天的結論: 濃縮因為用水量特別少,所以沖刷出咖啡的能力,應該會在一個程度以內,因此,粉水比的確和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樣,影響到萃取的程度。也因此,比起研磨度,他的影響更大。
沖咖啡記錄 豆子: 達文西的 衣索比亞 古吉 野櫻花 日期:2020-12-11 練習辨識和推理:豆子看起來比較淺,且似乎是朝著強調香氣的烘焙。所以決定磨的細一些,水溫高一些。 用之前的習慣下去沖,18g、注水300g,可是沖下去是發現泡沫顏色似乎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萃取,所以臨時起意,改成沖350g。 結果:味道變成很平,看來是改太多加強萃取的參數了,所以萃取太多後段了。
 重新開始 之前一直想說要把所有之前的筆記都放上來,但是因為筆記太多了,反而遲遲懶得動工。 想了這麼多,都還是沒有開始動作,所以在今天下了決定,要在這個時間點重新開始,開始寫文章記錄工作上、生活上的事項。 源起:因為在家裡、公司裡太少說話,連在網路上也減少發噗的行為,開始可以明顯感受到說話越來越單字化。也順便用來做一些輸出。 大致上會有幾種分類:電腦相關的、咖啡相關的、繪畫相關的。說不定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分類。